English

走进爱丁堡大学

2000-03-3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爱丁堡早晨的空气非常清新,吸一口,爽爽的。太阳出来,照耀着石头铺的古老街道。

我们走进爱丁堡大学。10点,我们将要去听该校“亚洲研究院中华文化研究中心”给学生上的一堂汉语课,之后还要同研究中心的几位汉学家会见。

说“走进”,其实是沿用我们中国通常到某某大学参观、访问时的一种说法。这里的大学没有围墙,同城市融在一起。大学的各个院、系,都有自己的门牌号码,出了门就是大街,出租汽车可以开进来,就像开到某家商店门前似的,公共汽车也在门前经过。爱丁堡城的南区很大一部分被爱丁堡大学占据着,走到南区的某个部位,也就可以说“走进”了大学。

爱丁堡大学是苏格兰的最高学府,而且在全英国乃至全世界也算得上是一所有名的学校。在英国,有名的大学实在太多了,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据说有一年数百所大学排位,爱丁堡大学居第五;在全世界各大学排位中,爱丁堡大学列第十五,而中国的清华、北大则在第一百位之外。我没有研究过这种排位的具体标准和各项指标的详细内容,但就我耳闻或亲见的一些情况而言,中国的高等教育还相当落后则是肯定的。仅就硬件中很小的一点来说,到今年,爱丁堡大学配备的计算机,平均每四人就一台,而且是高性能的,目前我们国家哪个大学能够做得到呢?

爱丁堡大学是一所相当老的大学,虽然比不上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乌普撒拉大学(瑞典)……那么悠久,但它的历史之长,在苏格兰人心目中,也是很能引以自豪的了。我们曾经在一座暗色石头建筑物前走过,看它的颜色之陈旧,到少一百年甚至两百年以上。它的门厅高大、伟岸、凝重、厚实,甚至令人感到有点森严和高不可攀。墙壁底座的石块总有半米长三十公分厚,这样严丝合缝地砌在一起,你不能不觉得它牢不可破。起初我们还以为这是过去皇家的某座宫殿,走进去才知道,这是大学的一部分,曾经作为大学图书馆使用过。察看这座建筑物石头上刻的年份,证实了我们最初的判断:这的确是上个世纪的作品,建于19世纪40年代。爱丁堡大学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6世纪。1582年,由长老会资助,市议会下令建立“城镇学院”,并获得国王詹姆斯六世的办校许可证,这就是爱丁堡大学的前身。但是,这所大学大规模的发展则是18世纪特别是19世纪以后的事情。该校亚洲研究院的汉森博士告诉我们,18、19世纪之前,英国当时的统治者以及教会,特别看重牛津、剑桥等大学,而且特别重视它们的神学院,压制其他学校的发展。到了18、19世纪之后,随着英国和全世界的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学术的迅猛发展,其他大学才较快地发展起来。1846年,苏格兰独立教会建立了“新学院”(大概与1582年建立的老的“城镇学院”相对而言),作为爱丁堡大学的组成部分,大大扩展了这所大学的规模。

许多具有世界声誉的人物同爱丁堡大学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例如,对人类科学和整个学术事业、特别是进化论思想理论作出不朽贡献的著名生物学家C.达尔文,曾在该校的医学院学习。这所大学培养出来的其他著名学者和诗人、文学家、艺术家有:诗人J.汤姆森、诗人J.麦克菲森、小说家W.司各特、哲学家兼历史学家J.穆勒、画家D.威尔基爵士、散文家兼历史学家T.卡莱尔、小说家R.L.斯蒂文森,还有爱丁堡本地出生的小说家A.G.贝尔……在爱丁堡大学学习过的还有世界其他国家的著名人物,如加拿大最著名的诗人之一C.布利斯和博物学家、海洋学家、深海探险家J.默里爵士等等。还要特别提到,我们中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教授也是爱丁堡大学的学生,那是本世纪20年代末的事情。

目前在爱丁堡大学学习的,仍然有来自世界各大洲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在校区内,人们经常可以碰到各种肤色的学生,白人、黑人和黄种人,他们的衣着大都十分随意,三三两两,说说笑笑,背着书包或者腋下夹着书本和作业,匆匆奔赴自己的教室。

差一点10点钟的时候,我们在亚洲研究院中华文化研究中心的朱里·沃德博士带领下走进教室。

那天的课是他讲中国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的《摸鱼儿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学生们对我们这两个来自中国的教授热烈欢迎,不时投来友好的目光。课堂上十分活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朱里·沃德博士采用的教学方式是启发性的,而不是填鸭式、灌输式的。他让每个学生轮流一句一句地读辛弃疾原词本文,除了要求他们发音准确之外,还要求他们尽其可能详细讲解句中每个字、每个词以及全句的意思,最后联系起来阐释全词的含义。如果他们读音不对,解释不确切,他再予以纠正或讲解,或者,请学生们互相纠正发音、互相补充讲解。有的学生发音准确或讲解很好,沃德博士都及时给予赞扬。

这是高年级学生的课,上课的学生们已经有了相当好的汉语水平,发音也基本准确。但是,对于在同中国十分不同的文化环境中成长和生活的这些外国青年人来说,要深入领会和把握中国古诗词的意境、韵味,特别是它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就不那么容易了。课中,朱里·沃德博士和学生们也不时向我们提问,请求我们讲解这首词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的典故和某些词的含义。我们也试图尽量真切地阐明中国古诗词常常是“言在此意在彼”的特点。譬如说,辛弃疾这首词从字面看写的是惜春、留春、怨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但是,实际上,他是在抒发自己不得志、虚度年华的感慨。并且,他还用陈皇后失宠和杨玉环、赵飞燕始幸终废的典故,暗喻自己遭受排挤、报国无门的怨恨之情。据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四:“辛幼安词‘更能消几番风雨……’词意殊怨。……愚闻寿皇(宋孝宗)见此词颇不悦”。

我真想把我的这位老乡(很荣幸,我与辛弃疾同为山东人)的身世、遭遇,当时宋朝的国情、与外族的关系等等,尽量详细地给他们讲解一番,但是限于时间,只能简单说说,同行的q君给他们解释了几个典故,中文夹杂着英语,并且还走到讲台上,以板书(也是像我们大学讲台一样,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辅助自己的语言。他讲了陈皇后和杨玉环、赵飞燕的故事,还在黑板上写了“环肥燕瘦”四个字,顺便讲了中国历史上审美观念的变化。当他讲到杨玉环是胖美人,赵飞燕则很瘦、她的腰细得以手可掬的时候,引起一阵欢欣的笑声。学生们很感兴趣,不时交头接耳说些什么,对我们报以感谢的目光。爱丁堡大学学中文的学生,每到二、三年级都派到中国来学两年,四年级再回到爱丁堡大学,所以他们的中文水平很不错。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